韩信被处决后下场悲惨,萧何流泪说出12个字,流传至今成为口头禅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
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展开剩余99%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mof.6x.bashg.cn/92082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mof.6x.bashg.cn/92083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mof.6x.bashg.cn/92084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mof.6x.bashg.cn/92085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汉十年,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宫女五花大绑,他死死盯着萧何,嘴中皆是骂语,说就因为听从萧何的话,才走到如今这等地步。

萧何满脸愧疚地看着韩信,惋惜地说道,要是知道二人某天会闹到如此地步,当年就应该任由韩信逃跑。

韩信听完萧何的这番话,不再说话,他突然醒悟,自己的功是萧何给的,过是自己作的,而果又是萧何收的。

为何韩信的功过最后都和萧何有关?他二人在刘邦创业的时候又是何等关系?

陈豨造反

汉十年的一日,吕后突然接到宫中消息,说刘邦又突然出征了。

吕后却不慌不忙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,四方朝服,刘邦能去征讨谁?况且他手下骄兵悍将一帮,他一把岁数又何必出征?

宫人回答吕后,皇上不是对外征讨,是自家的丞相陈豨昨日造反了。皇上心中非常气愤,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了。

吕后还是不动声色,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,说原来是代丞相陈豨,那就无所谓了。

刘邦打天下的时候,陈豨也只不过是韩信手下的一个小跟班,有过一点功绩,后来是刘邦看重他,才让他当了代丞相,去打边疆野蛮的匈奴。

吕后还听闻,近日赵国相周昌好像告发过陈豨有不臣之心,刘邦听完周昌的上奏,还疑心了好一段时间。

现在看来,周昌果然是对的,陈豨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,造反了,不过这只是自寻死路,以卵击石而已。

吕后沉思了一会儿,便又问淮阴侯韩信是不是已经病好了,跟随刘邦前去平叛陈豨了。

宫人毕恭毕敬地回答吕后,说是皇上喊了韩信前去,但是韩信还是上奏说生着重病,不能跟随。

吕后听完这句话,眉头紧锁,慌张地喊了一声“不好”。

正在宫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,突然外边就有人慌里慌张地求见。

吕后二话不说,赶紧让那人进来答话。

来人是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,他哭着告诉吕后,说韩信准备谋反,想要趁着刘邦出兵,前来杀死吕后和太子。

他哥哥也知道此事,但是这两天因小事得罪了韩信,被关了起来。等韩信办完大事,就要杀掉他哥哥。

所以他赶紧带着他哥哥的消息,来报告给吕后,请求吕后救命。

吕后听完,惊慌失措,便想要叫人把韩信喊来。可是刚喊到一半,吕后又突然让人停下,她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最后反而让人去叫了萧何。

功高盖主

萧何此时正在家中休息,还没整理衣装,就被吕后的人带到了宫里。

他见到吕后着急的样子,赶紧问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吕后便将刚才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萧何,她又说她想直接把韩信叫过来,将其处死,但怕他心有疑虑,所以希望萧何能劝一下韩信。

萧何想了想,便告诉吕后,可以假传圣旨,说刘邦已经凯旋,召唤群臣前来宫中欢聚,这样的话,韩信就不会轻举妄动。

韩信向来听他的,只要他再劝说两句,韩信就会来到宫中,到时候只需要吕后在宫中除掉韩信就行。

吕后点了点头,同意萧何前去。

可萧何正要出门的时候,吕后又叫住了他,说了一番话,将萧何吓得心惊肉跳。

吕后讲的这一番话里,是两个旧事,只不过全都和韩信有关。

第一个事情发生在四年前,当时刘邦大业既成,韩信奉命离开,一是去感谢与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妇人,二则是去铲除项羽潜在的势力。

但是韩信没有乖乖听话,还收下了项羽手下的钟离眜。钟离眜是韩信投靠项羽时的老朋友了。

刘邦知道此事后,并没有苛责韩信,反而是韩信越来越过分,每日出门时都是由士兵带队护航,威风得很。

也就在这时,朝中开始有人状告韩信准备谋反。刘邦心中害怕,最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,只停留在楚国边境,召唤韩信前来,趁机将他拿下。

不过,韩信这小子也是非常聪明,想着谋反是不可能成功了,就逼着钟离眜自杀,这才灰溜溜跑到刘邦面前求饶。

刘邦当时擒拿了韩信,但是不想落下杀害功臣的罪名,便只是削去了韩信的王位,让他当了淮阴侯。

可惜,韩信没有珍惜刘邦给他的机会,此后就装病不再上朝,也不再跟在刘邦身边,心中依旧藏了造反之心。

这个故事讲完,萧何便明白,韩信必须要杀,这是不可能更改的。

月下追韩信

吕后看见萧何的眼珠滴溜溜转着,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,就讲了第二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早,是在汉元年。

当时刘邦才刚刚入蜀,势力还不是很强大,手下还缺少能人义士,而彼时的韩信才刚到刘邦帐下,非常不起眼。

但是贵为丞相的萧何却非常喜欢韩信这个人,还时常与他高谈阔论,曾经不止一次举荐过韩信当将。

刘邦也没想这么多,只是给韩信提了小官。

后来项羽追刘邦追得凶,途中有许多将领看不见前途,都会跑路,刘邦对此都习以为常。

直到那天,刘邦听说丞相萧何逃跑了,他是真的慌了。

而过了一夜,萧何又跑了回来,刘邦这才得知原来萧何是去追韩信了。

刘邦听完都被气笑了,他责备萧何,说那么多有名气的大将跑了,萧何一个不追,偏偏追一个不起眼的士兵。

萧何忙回答刘邦,说韩信是国士无双。

编辑

刘邦真怕萧何再跑一次,就答应萧何,让韩信当将军。

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愿意,说让韩信当将军,他还是会跑。

刘邦被逼的没办法了,便说那就让韩信当大将,再信他萧何一次。

令刘邦无语的是,萧何还不愿意,说刘邦向来傲慢无礼,应当行斋戒,设高坛,昭告天下,亲自拜韩信为相。

刘邦刚想发怒,看到萧何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就遂了萧何的愿。

后来韩信果真一路建功立业。

刘邦能成就霸业,韩信功不可没。

编辑

吕后讲完,直勾勾的看着萧何。

萧何这才明白,吕后只许他劝说成功,不许他劝说失败,不能留有私情。韩信如果谋反,那这一切的罪过都将是他萧何的。

趁着韩信现在功成名就,杀了韩信,那么萧何还有举荐人才的功劳,要不然就是造反的同党。

编辑

萧何得到吕后旨意,立马回到府中,没一会儿,韩信就来到他府上,表示自己不想去参加宴席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推脱一下。

萧何无奈地笑了笑,用尽理由,最终说服了韩信必须去宫中觐见刘邦。

编辑

结语

当韩信赶到钟室时,他却被武士抓了起来,任由宫女欺负。

韩信看着站在吕后一旁,低头不说话的萧何,破口大骂,说都是中了他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编辑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的计谋。

吕后也不废话,直接让人勒死韩信,并且灭掉韩信三族。

萧何听到吕后下了命令,转身走了出去,眼中饱含泪水,大声喊道:“成也是我萧何,败也是我萧何……”

发布于:山西省